(一)招生規模過大
部分高校在經濟利益和高校“大而全”的系科建設的誘導下,導致招生規模過大。一方面,全國招生人數在萬人以上的有56個專業,招生數量還在上升,并仍然以高于10%的漲幅逐年增加。其次,師資質量繼續下滑。2012年專任教師6896人,在校生為64136人,比例失調更加嚴重,藝術設計專業院校幾乎成了文化素質較低的考生的“收容站”,教學質量是否可以保證,確實值得商榷。
(二)教學培養目標不夠明確
我國強調針對性較強地設置院校專業,高校根據市場需要來培養人才,需要大量的應用復合型人才,但是受實際條件的約束,多數高校出現培養目標不明確的現象,并沒有完全將國家培養計劃落實,這就背離了國家對高校藝術設計的總方針,導致很多學生在畢業以后不知道該從事什么樣的工作,因此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一定要重視教學培養目標不夠明確的弊端,根據社會需求合理確立為培養目標。
(三)教學環節設置聯系不密切
當前教學環節的設置只是一味地追求課程大綱設計的要求,課堂學習的知識得不到實踐的應用,學生動手能力不強,沒有將市場實踐需求作為課程設置導向,這樣就會造成學生學習態度懶散。
(四)教師隊伍思想素質薄弱
我國從事高校藝術設計的教師普遍存在思想素質薄弱的問題,有些教師不能有針對性地設置課堂教學內容,在課堂上不能正確發揮指導作用,導致課堂教學氛圍低沉,這樣必然會對教學效果有負面影響,學生們不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中。
二、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模式的措施探索
(一)完善藝術設計教育理念
首先,學校要將畢業生質量作為學校建設的重點內容來抓,高校藝術專業畢業生質量反映出的是藝術院校的辦學質量。其次,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己經很深,傳統的本科教學模式在高校藝術院校教學中要減少,因此我們要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來取代傳統的教學模式,強調基礎課的重要性,避免好高騖遠,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,才能夠使教學效果有明顯的提高,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。
(二)結合市場需求,創新教學方法
教師應該能夠針對性較強地將不同種類教學方法有機結合,高校藝術設計教學方法創新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。首先,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由同學們自由討論,推行師生互動式教學,使課堂氣氛活躍。其次,教師應該提出與本節課關聯緊密的問題讓學生課下思考,體味到理論學習的重要性,使得同學們在探索實際問題答案過程中,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。再次,教師要實施實踐環境教學,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進行融合,為學生畢業后快速適應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。最后,實行案例教學法,通過校企聯合教學,可以把一些企業內部實例分給每一名學生,將最后的作品成果送回企業部門由專業人員核定,這樣才能夠促進校企共同進步。
(三)規范實踐教學,強化實踐環節
注:本文文字轉載自中文期刊網,僅供學員學習和參考。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